当前最新:又亏钱了?随他去吧!

“牛市来了!”站在2023年初,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对全年的投资充满了期待。

牛市的确来了。无论是复盘指数表现,还是看基本面复苏,牛市都是站得住脚的。2022年末-2023年4月21日,万得全A 指数上涨5.12%,沪深300指数上涨4.16%,涨幅虽然温和,也是不错的表现。经济方面,1季度GDP同比增长4.5%,环比去年Q4增长2.2%,延续复苏趋势,全年5%左右的目标不难达成。


(资料图片)

但若复盘自己的持仓,很多投资者大概率一脸问号:牛市来了吗?我的持仓怎么还是绿的?深跌。

不用太难过,因为基金经理的表现也没有更好。2022年末至2023年4月21日,万得偏股混合基金指数累计下跌2.18%,跑输万得全A指数7.3个百分点。

万得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囊括了除被动指数基金、债券基金和偏债混合基金外的所有权益型基金,以基金份额为权重,可用于衡量主动管理型权益基金经理的平均表现。2013年末至今,该指数年化收益13.14%,跑赢沪深300指数4.99个百分点,表现非常给力。但就2023年来看,也是相当拉胯。

专业人士也“不过如此”,普通投资者大可不必对自己的投资表现过于苛求。归根结底,权益投资不以短期成败论英雄。

就年初以来不到4个月的时间来衡量权益投资,还是太短了。这么短的时间内,赚钱正常,亏钱也正常,左右不过是运气使然,与长期回报无关。

站在现在看过去,逻辑一目了然,走势清晰可见;但站在当下看未来,总是迷雾茫茫,尤其是看未来三个月,有无数个平行空间等着投资者,发生怎样的行情似乎都合情合理。

同样,就开年以来的行业板块涨跌幅来看,涨幅高的板块,如果在另一个平行时空内下跌,逻辑上没有问题;跌幅大的板块,在平行时空中大涨,同样说得过去。所以,若你年初重仓的板块跌跌不休,不代表你错了,更不代表你长期赚不到钱。

举例来说,年初以来涨幅最高的传媒板块,有没有可能在另一个时空中跌幅靠前呢?完全有可能,只需要1)ChatGPT不出圈;2)游戏版号拐点再晚几个月;3)春节档恰好缺乏爆款等,市场对传媒板块可能就是另外一种预期了。

再比如,跌幅第一的商贸零售板块,也完全有可能在另一个时空中涨幅居前,只需要1)中高端消费复苏再给力一些;2)市场期待的市内免税店政策落地;3)政府出台大规模的消费券刺激政策等,商贸零售板块也完全有可能成为A股最靓的仔。

这个时候,你可能要问,这不是“意淫”吗,这些事不是没有发生吗?站在现在回顾,这些政策100%没出;但站在年初展望1季度,这些事情也的确都有可能发生,且概率并不低。

若年初有投资者恰好按照上述逻辑布局,卖出传媒板块、买入商贸零售,在年初看,也不能说有什么错;只不过站在现在回顾,就是100%的不理想了。

还是那句话,股票投资不能以短期成败论英雄。短期市场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做任何布局的胜率都不会太高,结果的好坏,更多地看运气。对于运气,我们有什么好苛责的?

既然短期涨跌不可控,长期收益可控吗?

长期维度,如果股市中还存在真理的话,那么基本面走势决定股价走势肯定算一条。也就是说,着眼于长期,业绩持续上涨的公司股价也一定会上涨,业绩持续下滑的公司股价也一定会下滑。这里,之所以用“一定”而不是“大概率”,是因为如果这里都不能用“一定”,那么股市中的其他地方更用不上了。

长期维度,投资需要有信念。基本面决定股价,就是长期投资的一种信念,不需要去质疑,也不能去质疑。如果这一点也要质疑,就可以不用投资了。

回过来说长期投资,投资者可基于对基本面趋势的把握提高投资的胜率:选择更契合时代趋势、更具发展前景的行业,从行业中挑选竞争力更强、能坚守长期价值的公司,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价位上买入,长期持有就能赚取不错的收益。至于短期波动,既然不可控,只能随它去。

其实,投资这条路,前人早就把规律总结好了,也把长期投资的收益上限探明了,以股神巴菲特的天时地利人和,几十年维度的长期收益率也就20%左右。但我们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更愿意相信自己可以比前人做得更好,不愿意去遵循别人总结出来的规律,也不想被长期20%的收益率天花板束缚,总想着万一自己是那个天选之人呢?

于是乎,短期博弈大行其道,追涨杀跌蔚然成风。人性不变,市场也不变,结局更不会变。

说个不恰当的比喻,做人做事的道理都在论语中,读过论语的未必会做人做事。同样,投资的至理很多人都明白,但很多人还是做不好投资。

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原子弹原理早已公开,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国家造不出原子弹?”这个问题离普通人太过遥远,其实,可以换一个问题,“运动有利健康的理念早已普及,为什么还有那多人不能坚持合理运动?”

认知层面是一回事,落地层面是另一回事。

回到当前的股市,短期盈亏,随他去吧!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专门备注外,本文研究数据由同花顺iFinD提供支持】

本文由“星图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