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5年存款5千”与“1亿元小目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视频《我:毕业5年,存款5000 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登上B站热榜。视频主人公弯弯毕业5年、换了12份工作、存款不足5千元;超超大龄跨专业考研、中传硕士毕业却不断失业、从头学画画、去火锅店干保洁……

为什么视频发布后会引起广泛关注,且有很多人认为她们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呢?原因就在于,她们都“出身”于211名校,“混”成这样,就被认为是“高开低走”、不符合多数人心中的“位置”,也不符合211名校毕业生的身份。

我们要问的是,她们“混”成什么样了,才符合211名校的身份呢?是否只有达到王健林所说的“1亿元小目标”才算成功,才不是“高开低走”、不是将一手好牌打成稀烂呢?人们眼中的这副“牌”,到底是真好牌还是假好牌,是不是打着211名校招牌的普通商品呢?因为,211名校只是一块“敲门砖”,敲开了就业的大门之后,能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最多的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靠真实力。

正如媒体前些年所报道的,在美国,哈佛大学毕业的开出租并不在个别。在我国,北大毕业的卖猪肉,也曾引发广泛关注。但是,时间给出的答案,似乎并没有令舆论和公众失望。真正有能力的名校毕业生,不管跨出大学校门时遭遇怎样的“不可想象”,若干年后,他们都会给出一个“不可想象”的答案。给不出好答案的,皆因自己没有真正的能力。相反,出门时很“高大上”,也未必能够保持“高开高走”的良好节奏,很有可能“高开低走”,甚至“走”出一波悲凉行情。

名校毕业也好,普通学校毕业也罢,没能进入高等学府也行,都不是最重要的。正常情况下,名校毕业生的成长空间要比一般高校和未入高校大门者更大一些,除了他们所学的知识更扎实一些外,毕业后能够利用的资源也更多一些,特别是一流高校的毕业生,他们的“学长”们或许能够在各方面给予他们明里暗里的帮助。相反,普通高校和未入高校大门者,这方面的资源相对较少。

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能不能成为冒尖者,最关键的还是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以及把握机会的敏感性。高校期间所学的东西,可能会对从事的专业有所帮助,但对进入社会的成长帮助不是很大。这就是为什么高考状元未必是工作状元、事业状元的主要原因之一。工作、事业,包括生活,还是需要依靠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把握机会的能力。就像视频中的弯弯一样,5年时间,换了12份工作,平均每年2份多,1份工作干的时间不超过半年,这样的工作耐心和毅力,别说是211名校毕业,就是国际最顶尖、最知名的高校毕业,最终也是一事无成,甚至可能连5000元也存不下来。

说实话,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只有高中、初中文化程度者,由于踏踏实实地从事一项工作,5年存下10多万元的不在个别。因为,他们自感没有文凭、没有技能,只能勤勤恳恳工作,且没有很高的目标追求,也没有很高的物质追求,自然也能在获得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存放在银行。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对自己能够正确评价和评判的能力,不好高骛远,不自以为是,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任劳任怨,最终让自己的能力最大化,也让自己的能力最现实化。

因为是名校毕业生,因为有着太高的薪酬目标,因为始终不满足于眼前的收入,所以就反复跳槽、反复换工作,结果,可能连自己到底会什么、懂什么也不知道了,这样的人,又怎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又怎能获得高报酬呢?至少,会让用人单位觉得你缺乏诚心和耐心,缺乏真正的实力。能力不只是表现在你懂什么、会什么,还表现在能否把一件事做好、做到位、做得比别人好。类似5年换12份工作这样的,是绝对不可能把工作做好的。如果是搞基础研究,可能连最基本的螺丝钉也生产不出来、研究不好。用这样的名校毕业生,不如用有耐心的高中、初中毕业生。

王思聪能够拿出5亿元来创业,去实现他父亲王健林所说的“1亿元小目标”,尽管王思聪不争气,不仅没有实现“1亿元小目标”,反而惹出很多事。但是,他输得起。对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更需要做到的,就是踏实、勤奋、耐心,而不是好高骛远,因为,输不起,也不该输、不能输。即便输,也要输出经验来。因为,他们的父母还在等着孩子给自己争光呢。为什么不能更务实一些,像在企业一线工作的员工那样,踏踏实实地把一项事做好呢?做到一定程度,或许就能真的出息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