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海底捞、颐海国际后,张勇即将斩获第三个IPO

7月13日,海底捞海外业务分拆公司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正式递表港交所,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华泰国际。同日,海底捞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将通过不涉及融资的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如计划成功实施,这将是继颐海国际、海底捞后,实控人张勇收获的第三个IPO。


(资料图)

风光背后,是海底捞正在面临极为关键的转折期的事实。目前,放慢了海外开店节奏,同时在国内经历了断臂求生。

根据资料显示,该公司于2012年在新加坡开设首家餐厅。截至2022年3月31日,该公司在亚洲、北美洲、欧洲及大洋洲的11个国家拥有97家餐厅。该公司餐厅从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分布于5个国家的24家餐厅,扩张至分布于11个国家的97家餐厅。然而2022年第一季度,特海国际仅开设了3家新餐厅,对此,特海国际称“由于疫情的长期影响,我们于2021年调整了扩张计划,优先优化现有餐厅的表现,并减慢新餐厅开业的数量及广度。”并表示新餐厅占餐厅总数的比例下降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正面影响。

特海国际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海底捞餐厅的运营。其次,公司亦自外卖以及销售火锅调味品及食材赚取收入。

据招股书显示,特海国际收入由2019年的2.331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3.12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8%。自2022年起录得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有力复苏,2021年至2022年三月的公司的收入由0.683亿美元增加至1.091亿美元。

特海国际2021年全年收入为3.12亿美元,增长41.1%,今年首季亦收入1.09亿美元,增长59.8%。2022年,公司第一季度营收为1.09亿美元,上年同期的营收为6827万美元;然而特海国际已连续三年亏损,去年全年亏损1.51亿美元,扩大1.8倍,连同2020及2019年度,三年合计约2.38亿美元亏损;今年首季仍亏损2849.9万美元,较去年同期扩大13.2%。

截止2022年3月31日,特海国际负债净额为2.24亿美元。特海国际表示,我们录得净流动负债及净负债,主要由于应付关联方的款项所致。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经结清了大部分该笔应付关联方的款项,预计公司的营运资金状况及净负债状况将改善。

2021年11月5日,海底捞发布公告,决定逐步关停300家左右门店。一时间,引起了餐饮行业的震荡,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内连锁餐饮品牌正在面临的困局。

除了关店,张勇也发布了“啄木鸟计划”,进行一系列的组织调整,力图重振旗鼓,摆脱困境。曾经,海底捞的辉煌家喻户晓,被冠以“海底捞,你学不会”,直指其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但如今,海底捞的市值已经从顶峰时期的3650亿跌到了930亿。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捞全球共有门店1443家。其中,1329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114家位于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其他11个国家。

经历了疫情,海底捞海外业务的经营情况已开始恢复,但整体占比有限。其中,境内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海外业务收入分别为77.28亿元、149.04亿元、142.30亿元、27.22亿元,同比增长30.3%、32.2%、74.8%、22.3%,占总收入比重为19.52%、37.65%、35.95%、6.88%。

海底捞到底应该如何突破困境实现涅槃重生,张勇又是否能顺利收获的第三个IPO,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