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银行1865万股权将拍卖 半年内换帅且个人贷偏科需重视

冲刺IPO前夕,1865万股权将拍卖。不仅如此,湖北银行半年内董事长、行长高层人事经历调整,个人贷款业务还出现偏科,有待优化。


(相关资料图)

冲刺IPO前夕,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银行)股权再登司法拍卖平台。据阿里司法拍卖网显示,武汉康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康顺集团”)持有的湖北银行1865.16万股份将于7月11日进行第一次拍卖,起拍价为7199.51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湖北银行“换道”全面注册制冲刺IPO,目前审核状态显示为已受理。在冲刺IPO的关键时期,不仅股权频遭拍卖,此前刚历经董事长、行长高层人事调整,另外,该行个人贷业务也出现较为突出的偏科现象。未来其能否摘得湖北省首家A股上市银行“桂冠”,拭目以待。

对于股权拍卖,核心高管人事变动、个人贷业务偏科以及资产质量等问题,湖北银行相关负责人近日向发现网做了回应。

1865万股权将拍卖 多家股东股权质押

近日,记者从阿里司法拍卖网看到,武汉康顺集团持有的湖北银行1865.16万股份将于7月11日进行第一次拍卖,起拍价为7199.51万元。截至7月10日下午3点,已经有25人设置提醒,1168人围观。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银行股权拍卖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希望通过拍卖的形式入股中小银行。但是,股权拍卖的背后往往也存在一些不确定风险。比如此次湖北银行的股权拍卖,即使拍卖成功,买家也可能面对股权质押、司法冻结等问题。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18年9月,武汉康顺集团将其持有湖北银行1865.16万股份向武汉众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邦银行”)进行出质。截至2022年末,武汉康顺集团持有湖北银行全部股份已处于司法冻结状态。企查查官网显示,今年2月,在众邦银行与武汉康顺集团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武汉康顺集团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被执行标的为7389.05万元。

对于股权拍卖的情况,湖北银行向发现网表示,“本次股权拍卖系因康顺集团与武汉众邦银行发生债务纠纷,被武汉众邦银行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武汉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属于正常的司法程序。”

除武汉康顺持有的股权被拍卖外,湖北银行多家股东股权质押冻结风险也值得关注。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湖北银行还有第一大股东湖北宏泰集团有限公司质押该行2.6亿股份,另一股东襄阳国益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质押了5450万股份,合计质押股份占湖北银行全部股份的4.15%。

(数据截图:湖北银行2022年度报告)

针对大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湖北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本行已将股权质押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范畴。本行被质押股份均已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登记备案,股权质押情形合法合规。本行股东宏泰集团、襄阳国益合计质押股份占本行总股本的4.15%,占比较小,不会因个别股东已质押、冻结股份被强制执行或发生转让导致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更,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中第十二条“发行人的股权清晰,不存在导致控制权可能变更的重大权属纠纷”等规定。本行将进一步规范股权质押流程,持续做好股权质押管理。”

半年内董事长、行长变更

IPO关键期,湖北银行除了股权拍卖外,董事长等核心高管也出现了变更。6月1日,湖北银行官网消息显示,5月31日下午,湖北银行召开干部大会。根据湖北省委安排,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王发读宣布了省委决定,刘战明同志任湖北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副董事长,任职程序按规定办理。

据公开资料显示,刘战明为“70后”,今年51岁,此次调任湖北银行之前任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此外,他还曾经担任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此前,湖北银行董事长一职也进行了调整。据悉,2022年12月14日,湖北银行召开干部大会。根据湖北省委安排,刘志高不再担任该行党委书记、委员、董事长职务,接棒者为彼时行长赵军。

对于IPO关键期,董事长、行长双双变更,湖北银行称系正常人事变动。目前,经营管理一切正常,财务表现良好,资产质量稳定,内部控制有效。随着核心管理层的稳定,将继续加大信贷投放,严控金融风险,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争取早日实现上市和高质量发展。

资产质量改善但仍高于行业水平 个人贷偏科突出

作为一家业务主要集中在湖北地区的地方银行,湖北银行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武汉。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经营业绩整体表现较好。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湖北银行营业收入实现89.37亿元,同比增加12.64亿元,增幅16.47%;净利润实现21.56亿元,同比增加3.99亿元,增幅22.74%。

与此同时,湖北银行资产质量也得到一定的改善,2019年-2022年间,湖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3.44%、3.58%、2.25%和1.97%;虽然不良率持续压降,但始终高于行业水平。

针对不良率依然较高的问题,湖北银行称,主要是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量风险贷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因素叠加影响,尽管不良贷款率略高于上市城商行平均水平,但近年来本行加大资产清收处置力度,调整授信政策,资产质量明显优化,不良率呈现下降态势。后续将进一步严格客户准入,严把审批关,强化风险管理和不良资产考核,持续加大存量风险出清力度,不断提高本行资产质量水平。

除了整体不良率较高风险外,具体的不良贷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领域,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带来较多不良贷款的是批发和制造业,但是2021年房地产业跃升为第一,2022年为第四。

与此同时,与地产企业的不良贷款也引发关注,近年来该行与中国恒大集团、咸宁恒阳置业有限公司存在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本金1.03亿元,目前还未审理。

此外,湖北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也出现较为明显的偏科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湖北银行资产总额达4035.45亿元,存款余额为2956.15亿元,贷款余额为2174.98亿元;按贷款类型划分,公司贷款1714.67亿元,同比增长23.77%,个人贷款460亿元,同比增长7.59%。其中,个人贷款业务严重“偏科”,而商业银行必争之地的个人消费贷业务,不但没增长,反而下降。

具体来看,2022年,湖北银行个贷业务以住房按揭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为主,两类贷款规模分别为246.96亿元和179.18亿元,占个人贷款的比例分别为53.65%和38.9%。

(数据截图:湖北银行2022年度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自2019年起开始下降。截至2022年末,该行个人消费贷款总额为9.87亿元,同比下降36.65%,占比仅为2.1%。而信用卡贷款余额从14.64亿元增至24.29亿元,同比增幅最高,达65.86%,占比5.21%。

针对个人贷款业务偏科问题以及消费贷不断下滑的问题,湖北银行表示,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融资意愿持续走低,金融同业个人贷款业务普遍受到较大冲击。同时,相较公司贷款业务,本行个人贷款业务起步较晚,且个人贷款金额小、客户分散,短时间内规模增长提升效果不明显。

(记者 罗雪峰 财经研究员 周子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