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播报】系统性风险:美国最危险的银行

作者:黎光寿


(资料图)

自从美国硅谷银行因挤兑倒闭后,美国银行风险敞口不断加大,尽管美联储联合其他美国大银行设立资金池进行了挽救。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的过去一周,美联储通过贴现窗口贷出的资金达到创纪录的1528.5亿美元,远远超过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时期的单周贷出资金峰值1480亿美元,表明美国银行机构正在大规模吸收美元头寸应对潜在的挤兑压力。

最新的数据显示,美联储资金缓解了短期压力,储户已经不再蜂拥前往挤兑,许多银行终于可以活过来了。但美联储数据显示,从3月中旬至4月上旬,已经有4000多亿美元离开了美国银行系统,美国的银行危机并未结束。

美联储的救市政策也没有被金融界人士看好,纷纷对此表示担忧。

知名对冲基金经理比尔·阿克曼指出,美联储的行为只是延缓了风险,但美国银行业仍然因为美联储救助资金的高利率等原因存在巨大风险,长期将进一步积聚风险。3月19日,英国《卫报》援引分析人士拉里·埃利奥特的话称:“美国经济政策由超宽松向超紧缩剧烈反转,以及美国金融机构的脆弱性为美国银行业危机埋下了种子。”

拉里·埃利奥特称,过去几年,美国银行在超低利率的环境下运营,美联储提供的廉价而充裕的资金逐渐成为银行的重要支柱,而当美联储开始台收紧流动性时,危机就会显现;当美联储提供的刺激性措施取消时,系统性危机将显现,对此的解决之道只能是提供更多的刺激性措施。这些措施将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埋下种子。

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网络发表的一篇关于美国银行现状研究的文章显示,全美仍有186家银行面临倒闭命运,即使只有一半的储户提取存款,这些银行也可能会倒闭。这篇文章由斯坦福等多所大学的知名经济学家撰写,经济学家们表示,美联储的激进加息行为侵蚀了证券等银行资产价值的保护屏障,近期银行资产价值的下降极大地增加了美国银行系统的脆弱性,这些银行出现挤兑潮也会对储户构成潜在风险。

硅谷银行引爆的风险

FDIC统计数据显示,自上一轮金融危机之后,2008 年美国有 25 家银行倒闭,2009 年有 140 家银行倒闭;2008年至 2012 年期间,美国有 465 家银行倒闭。2008年至今,美国共有537家银行破产。而新冠疫情加剧了中小银行的生存困境,区域性小型银行Ericson State Bank、The First State Bank、First City Bank of Florida 与Almena State Bank宣布破产。
高盛经济学家 Manuel Abecasis 和 David Mericle 在3月份的一份研报中指出,资产值低于2500亿美元的银行,承担了美国约50%的商业和工业贷款。其中,中小型银行承担了美国六成的住房贷款以及八成的商业地产贷。而这些银行在美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中,人们认为这些银行因为规模过小,不具备系统重要性,从而不被重视。
但这些银行只要有其中一家倒下了,许多其他的小型银行也会倒下。高盛认为,一旦储户对这些银行的信心流失,认为自己的存款存在这些银行里不安全,就会出现大面积提现的情况,中小银行将被迫压缩贷款业务以保证自身流动性充裕,而这将抑制美国经济增长。硅谷银行这位资本市场的优等生在流动性压力下突然倒闭,给美国银行业及储户敲响了警钟。
硅谷银行是美国创投圈当之无愧的龙头银行,至今已经帮助逾3万家初创企业进行融资,对接全球600家风险投资机构,120家私募股权机构,在初创企业信贷市场占有率超过50%。今年2月14日还登上了《福布斯》杂志“2023美国百强银行”榜单,凭借出色的盈利能力名列加州第5位、美国第20位。
硅谷银行成立44年来,其以“股权投资+现金存贷”的业务模式,通过净息差收入+股权投资收益维持高业绩表现;1993-2001年期间,硅谷银行年化股东回报率达到17.5%,超过同期行业平均水准12.5%;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前,硅谷银行总资产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并在2007年创造18.4%的股东回报率。
由于硅谷银行特殊的经营模式,在2000-2001年实现IPO的美国生命科技等高科技企业里,约1/3是硅谷银行客户,逾50%美国创投机构是硅谷银行客户。2007年,硅谷银行管理的表外业务资产超过220亿美元,一度是银行存款业务的5倍,带来丰厚的客户投资服务费收入增长。因此,即便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令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硅谷银行仍在当年实现11%股东回报率。
虽然硅谷银行成功躲过了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加州房地产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危机和2008年次贷危机,但美国政府次贷危机后出台了史上最严的金融监管法案《多德弗兰卡法案》(Dodd-Frank Act),其中的沃尔克规则(Volcker Rule)规定银行向对冲基金与私募股权基金股权的投资比率不得超过集团总股本的3%。但当时硅谷银行向PE/VC基金的投资占比已经超过7%。
在金融监管压力下,硅谷银行不得不大规模从PE/VC基金撤资。为了与风险投资基金保持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获取优质高科技初创企业资源与贷款担保等,硅谷银行开始加大风险投资基金的信贷投放,主要是通过过桥贷款或杠杆收购贷款等方式,为风险投资基金开展业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正是这样的调整,给硅谷银行遭遇挤兑风波埋下了“伏笔”。
在沃尔克规则出台后,硅谷银行的投资收益被压缩,硅谷银行为了实现高业绩,只有不断扩大存款规模和疯狂加码短存长投行为。数据显示,硅谷银行的存款规模从2019年四季度的610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四季度的1890亿美元,且大部分存款属于无息存款,令其平均利息成本仅有约0.25%。
但企业信贷增速未能跟上存款速度,导致存贷比下降,硅谷银行干脆将这笔巨额存款转投长期美国国债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套取更高的利差收入。硅谷银行的长期HTM证券投资组合规模从2019年第四季度的135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四季度990亿美元,截至去年第三季度,硅谷银行还累计买入880亿美元的10年期以上抵押贷款,平均收益率为1.63%。
这种操作在当时看来是一个正确无比的操作,但2022年3月美联储加息引发经济衰退忧虑,创投机构不敢投资而致使高科技企业估值大跌,美国IPO市场持续低迷导致企业各种融资渠道中断,企业不得不从硅谷银行持续撤离存款维持自身运营,挤兑风险悄然升级;而从硅谷银行投资品种来看,加息导致美国长期国债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估值大跌,令硅谷银行面临巨额投资浮亏。
为了应对资金流动性压力,硅谷银行出售了210亿美元证券组合(主要是长期美国国债与长期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导致18亿美元亏损,并在投行建议下管理层通过抛售股票筹集22.5亿美元填补亏损“稳定人心”,一下子令高科技企业骤然担心自己在硅谷银行的存款不再安全,纷纷取回存款避险,加剧了挤兑风波,局面变得难以挽回。
硅谷银行因挤兑倒闭后,美国民众与企业犹如惊弓之鸟,都不敢将钱存入区域银行。原因一是担心美国政府未对所有区域银行储户提供安全保障;二是区域银行在美国国债与封闭期HTM贷款抵押支持证券的巨额潜在亏损,仍可能威胁他们的存款安全。
在硅谷银行破产危机发生后,美联储通过贴现窗口贷出资金支持其他银行度过难关,截至3月15日的过去一周,美联储通过贴现窗口贷出的资金达到创纪录的1528.5亿美元,远超上周的45.8亿美元。随后3月22日、29日和4月5日,美联储贴现窗口贷款金额陆续下降。
美联储近期向银行业提供的流动性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本次硅谷银行危机还促使美联储推出了定期融资贷款(BTFP)。公开数据显示,从3月15日起,定期融资贷款使用量逐周增加,至4月5日达到高位790亿美元。此外,作为重整银行的传统工具,美联储提供给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设立过桥银行的资金也在危机发生后保持高位,4月5日才有所回落。
尽管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也都发表了研报说明美国此次银行危机不存在系统性风险,但我们很明确地发现,包括做空大师、潘兴广场资本管理公司管理人比尔·阿克曼对美联储的处置方式颇有微言,认为美联储本次对银行的救助只是延缓了矛盾,但同时也积聚了风险。

美国风险最大的4家银行

标普全球市场情报和MarketSmith分析人士预计,标准普尔银行ETF中的10只股票利润将下降超过30%,其中包括第一共和银行、Live Oak Bancshares和Walker & Dunlop。更严重的是资金流出数据。美联储数据显示,从3月中旬至4月上旬,已经有4300多亿美元离开了美国银行系统,美国的银行危机并未结束。
而从信贷发放数据来看,3月末美国商业银行信贷降至17.29万亿美元,两周回落超过3100亿美元。地方联储的数据也危机重重。达拉斯联储调查发现,区域银行贷款总额连续第五周下降,其中页岩油行业对信贷前景持悲观态度,而消费者贷款也出现了大幅收缩。纽约联储周一发布报告称,消费者认为信贷比一年前困难的比例升至58.2%,这是自2013年6月有统计以来的新高。
而从企业运营角度看,高利率已经让不少企业不堪重负。今年以来,美国小型企业宣告破产数量激增,超过了2020年因疫情封控而导致经济停摆的时期。标普全球也对美国企业的破产情况发出警告,3月美国有71家公司破产,连续第四个月度环比上升,这也是自2020年7月以来的月度新高。美国银行月度基金经理调查显示,信贷紧缩是最大的尾部风险,31%的机构认为这是对资本市场和经济的重大威胁,风险事件最有可能的来源是影子银行、美国企业债和房地产。
最近几周,西部联盟银行(Western Alliance)和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等规模较小的地区性银行试图通过提供存款流出的最新情况来安抚投资者的紧张情绪。但收效甚微,美国银行系统的资金正在疯狂出逃。
美联储的数据显示,4月上旬,又有650亿美元的存款离开了美国银行体系,这一降幅大部分来自大型银行。截至3月22日当周,大约1,260亿美元从整个银行系统流出,而在此前两周,每个星期都有1,200亿美元从小型银行流出。
那么,受这次硅谷银行影响,美国还有哪些金融机构处在岌岌可危的状态中呢?经过认真梳理对比,发现第一共和银行、西方联合银行、联信银行和UMB金融公司等四家金融机构可能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
被曝光可能存在问题的四家美国金融机构
1、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
1)基本情况
第一共和银行是美国第14大银行,截至2022年底,该银行拥有约2130亿美元的资产。本月初,受到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等倒闭和破产潮影响,第一共和银行也开始“暴雷”,股价一路暴跌,市值已从3月初的约220亿美元缩水至约40亿美元。
与硅谷银行一样,第一共和银行资产的公平市场价值和资产负债表价值之间显示出巨大的差距,但与硅谷银行不同的是,第一共和银行的问题主要在于其贷款账簿和投资组合中未实现的按市值计算的亏损一直是敲定投资的障碍。
此外,根据高盛的一份报告,暴雷第一周,第一共和银行就成为对冲基金做空程度最高的五家之一。高盛证券认为,第一共和银行的贷款的公允市值低于账面价值,而出售资产可能需要进行大规模资本重组,这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财务汇报局的资产负债表集中于存续期相对较长的市政证券以及住宅抵押贷款。
3月16日,该银行宣布,从摩根大通处获得700亿美金存款,随后又宣布从美国最大的11家银行组成的财团获得了300亿美元的存款,初始期限为120天。但后续媒体报道几乎不提此700亿美元。4月上旬,该银行宣布暂停发放股息。
第一共和银行负债水平较高,总资产和总负债比率过高
第一共和银行现金流不容乐观,2021年以来资金流出规模大
2)评级动态
硅谷银行宣布倒闭后,标准普尔、惠誉和穆迪都至少两次以上下调了第一共和银行的信用评级。
标普:
当地时间3月15日,标普自硅谷银行(SVB)宣布倒闭后首次将第一共和银行的信用评级从“A-”下调至“BB+”,即“垃圾”。CNBC3月20日报道,标准普尔(S&P)3月19日将第一共和银行的信用评级从BB+下调至B+,标普表示,评级仍为“负面观察”。
惠誉:
据惠誉评级官网3月15日消息,已将第一共和银行(FRC)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IDR)从“A-”下调至“BB”,并将短期IDR从“F1”下调至“B”,评级被置于负面评级观察。3月22日,惠誉再将该银行的发行人违约评级下调至“B,并且维持负面评级观察。
惠誉认为,鉴于FRC的战略重点是美国沿海城市市场的银行富人和金融经验丰富的客户,FRC的存款基础较为集中。这不仅导致未保险存款占总存款的比例很高,而且导致在危机或严重压力下,存款的粘性较低。惠誉认为,在SVB Financial和Signature Bank高调破产之后,这种商业模式的特征导致了特许经营的侵蚀,尽管从行业角度来看,存款基础更加多样化。
惠誉估计,由于资金成本较高,FRC目前正处于净亏损状态,如果不进行资产负债表重组,从长期来看这是不可持续的。此外,由于FRC被要求在任期结束时偿还300亿美元,它将不得不通过出售资产来提高流动性。
穆迪:
据穆迪评级官网3月17日消息,穆迪方面下调了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的所有长期评级和评估,并维持下调审查。第一共和银行长期发行人评级和本币次级评级从Baa1下调至B2,优先股非累积评级从Baa3(hyb)下调至Caa1(hyb);将长期本外币交易对手风险评级从A3下调至Ba2,将本币银行存款长期评级从A1下调至Baa3,将长期交易对手风险评估从A2(cr)下调至Ba1(cr),将基准信用评估(BCA)从A3下调至b1。短期本币银行存款评级和短期对手风险评估也分别从P-1和P-1(cr)下调至P-3和NP(cr),短期银行存款评级仍在下调审查名单中。该行的本地和外币短期对手风险评级也从P-2下调至NP。展望发行人评级及长期银行存款评级仍在审查中。
穆迪方面认为,BCA及其他长期评估和评级的下调,反映出第一共和银行财务状况的恶化,以及由于存款外流导致该行越来越依赖短期和成本更高的批发融资,该银行在中期面临的重大挑战。
穆迪认为,这些借款的高成本,加上该行固定利率资产的高比例,很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对第一共和国的核心盈利能力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穆迪还指出,虽然银行联合体存款的消息在短期内是积极的,但该银行恢复持续盈利的长期路径仍不确定。
尽管该银行宣布每日存款外流已大幅放缓,但穆迪认为,由于2022年第四季度68%的存款没有保险,该银行已经经历了严重的存款损失,侵蚀了该银行的业务实力。此外,鉴于该行多数新融资的相对短期性质,First Republic仍面临最终需要出售资产来偿还这些债务,这可能导致其AFS或HTM证券未能实现扭亏。截至2022年12月,这些证券占其普通股本一级资本的37.7%。此外,该行出售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负债表上的另一项主要资产)的行为会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本造成重大压力。
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该行的盈利能力和资本与同行相比温和,资产回报率为0.78%,有形普通股权益(TCE)风险加权资产比率为9.1%。第一共和银行在2023年2月发行了约4亿美元的普通股,这对资本来说只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信贷利好,即使避免了亏损,且该行还能将其批发融资的期限延长几年,但更高的利息支出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仍将很大。
2、阿莱恩斯西部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
1)基本情况
Western Alliance Bancorporation是一家总部位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银行控股公司,成立于1995年,简称西部联盟银行、西联银行等,提供全方位银行服务和在当地的企业、专业公司、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者、当地的非营利组织、高净值个人及其他消费者的借贷,通过其全资附属银行——WAB Consolidated,在亚利桑那州的美国银行家协会,在内华达州北部的FIB,在内华达州南部的BON以及在加州的TPB经营商业。此外,公司有两家非银行附属公司:WAEF—在全国范围内提供设备租赁;LVSP—持有若干贷款及OREO。
当地时间2023年3月16日,美国评级机构惠誉宣布,已将西部联盟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oration)(WAL)和Western Alliance Bank(WAB)的“BBB+”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以及相关债务和存款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RWN)。据悉,WAL在2023年3月13日的8-K监管披露中报告了25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这相当于截至2022年底报告的总存款的约47%。该银行的8-K报告还传达了适度的存款流出,并为超过总存款50%的存款提供了保险。
4月上旬,阿莱恩斯西部银行(Western Alliance)发布报告称,一季度末存款总额476亿美元,同比减少11%。
阿莱恩斯西部银行现金流状况不容乐观,2021年以来处于净流出状态
阿莱恩斯西部银行债务状况,总资产和负债比例过高
2)评级动态
穆迪:
据穆迪评级官网3月13日消息,穆迪方面已将西部联盟银行及其附属银行西联银行(统称“西联”)的所有长期和短期评级及评估列入降级审查名单。待审查评级包括西联银行A2本币长期存款评级、Baa2本币发行人评级、Prime-1本币短期存款评级、baa1独立基线信用评估(BCA)、baa1调整后BCA、baa1本币和外币长期对手方风险评级、Prime-2本币和外币短期对手方风险评级、A3(cr)长期对手方风险评估、其Prime-2 (cr)短期交易对手风险评估,以及Baa2本币次级债务评级。
同时,西联银行的Baa2本币发行人评级、Baa2次级本币债务评级、Ba1 (hyb)本币优先股非累积评级、(P)Baa2本币优先无担保债券评级、(P)Baa2本币次级债券评级、(P)Baa3本币优先债券评级和(P)Ba1本币优先债券非累积评级也被列入降级审查名单。西联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corporation)的本币长期发行人评级展望已由负面调整为“正在审查中”。西联银行本币长期发行人评级及本币长期银行存款评级展望由负面调整为评估中。
惠誉:
3月16日消息,惠誉评级已将 Western Alliance Bancorporation(WAL和Western Alliance Bank (WAB) 的“BBB+”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以及相关债务和存款评级列入负面评级观察名单 (RWN)。在此之前,惠誉认为融资和流动性仍是美国银行评级的重点,WAL的融资和流动性状况支持其评级,,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形成了流动性压力,RWN的解决方案可能包括一系列结果,包括分配负面或稳定展望,这取决于市场状况以及对WAL的存款业务、长期盈利能力和资本化的影响。
惠誉认为,美国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最近宣布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以优惠条件提供了进一步的流动性支持。截至2022年底,该银行的普通股本一级(CET1)比率为9.3%,而中型银行的中位数为11.0%。WAL在3月13日的披露中称,经可出售和持有至到期证券投资组合未实现亏损调整后,其CET1比率将为7.9%,惠誉认为这一比例已经足够。
3)联信银行(Comerica Bank)
联信银行现金流状况,2020年以来资金一直处于净流出状态
联信银行负债率过高,总资产和负债比率过高
美国联信银行主要在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和密歇根州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 。该公司经营分为三个部分:商业银行,零售银行和财富管理。
商业银行分部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包括商业贷款和行的信贷,存款,现金管理,资本市场,国际贸易融资,信用证,外汇管理服务,及银团贷款服务,中间市场企业,跨国公司企业和政府机构。
零售银行业务提供小企业银行业务和个人金融服务,包括消费贷款,个人存款聚会,和按揭贷款发放。它还提供了各种消费产品,包括存款,分期贷款,信用卡贷款,学生贷款,房屋净值信用额度,贷款和住宅按揭贷款。
财富管理业务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其中包括托管服务,私人银行业务,退休金管理服务,投资管理和咨询服务,投资银行及经纪服务。这部分还销售年金产品,以及生活,残疾,长期护理保险产品。联信成立于1849年,总部设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
据路透社报道,该行无保险存款为450亿美元,占存款总额的百分比-62%,截至12月31日,可供出售(AFS)投资证券总值为30.3亿美元,未实现亏损,截至3月10日收盘,当月股票表现为大跌16.1%。
据穆迪评级官网3月13日消息,穆迪方面已将Comerica Incorporated(“Comerica”)和Comerica银行的所有长期评级和评估列入降级审查名单。
Comerica的长期发行人、优先无担保本币和次级本币评级为A3、优先无担保本币和次级暂定本币评级为(P)A3、优先暂定本币评级为(P)Baa1、优先股非累积本币评级为Baa2 (hyb)、优先非累积本币评级为(P)Baa2均被列入降级审查名单。
Comerica银行本币和外币长期交易对手风险评级为A2,本币银行存款长期评级为Aa3,长期交易对手风险评估为A1(cr),基准信用评估(BCA)和调整后的BCA为A2和长期发行人,优先无担保本币评级为A3,次级本币评级为A3。该行的本外币短期对手风险评级Prime-1也被列入可能下调的观察名单。
确认银行的短期本币存款评级为Prime-1,短期对手风险评估为Prime-1 (cr)。Comerica的长期发行人评级和优先无担保本币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接受审查,Comerica银行的长期发行人评级、长期本币银行存款评级和优先无担保本币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接受审查。
4)UMB金融公司(UMB Financial Corp)
UMB金融公司现金流状况,2021年以来大量资金流出
UMB金融公司负债状况,负债率过高,总资产和总负债的比率过高
UMB金融公司(Nasdaq: UMBF)是一家金融服务公司,总部位于密苏里州堪萨斯城。UMB提供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全面的存款、贷款和投资服务;个人银行业务,包括财富管理和财务规划服务;机构银行业务,包括资产服务、企业信托解决方案、投资银行和医疗保健服务。
据穆迪评级官网3月13日消息,穆迪方面已将UMB金融公司(UMB)及其银行子公司UMB银行(UMB bank, N.A.)的所有长期评级和评估列入降级审查名单。UMB银行的a2基线信用评估(BCA)和调整后的BCA被列入降级审查。穆迪还将UMB银行的A3本币长期发行人评级以及Aa3本币长期银行存款评级列入降级观察名单。
确认P-1本币短期银行存款评级、A2/P-1长期和短期本外币交易对手风险评级和A1(cr)长期交易对手风险(cr)评估被列入降级审查。P-1(cr)短期(cr)评估得到肯定。
穆迪还将UMB的A3本币长期发行人评级、(P)A3本币优先无担保货架评级、A3本币次级评级、(P)A3本币次级货架评级、(P)Baa1本币优先股货架评级和(P)Baa2本币优先股非累积货架评级列入降级审查名单。
UMB的本币长期发行人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评估中”。UMB银行的本币长期发行人评级及本币长期银行存款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评估中。

穆迪和做空者

我们注意到,本次美国银行业危机产生的过程中,银行本身的信息公布和评级机构的跟进评级起了很大作用。比如硅谷银行公布损失之后,引发了机构的挤兑,穆迪的跟进评级很快加重了硅谷银行乃至与硅谷银行有关的美国中小银行的受损害程度,从而引发了更大范围的挤兑。
为何评级机构的结论和观点那么重要,这首先得益于评级机构长期以来与金融界和投资界的深入融合和捆绑,让金融投资界基本以评级机构的观点为参考,而评级机构的信息传递长期稳定地传递到全球主流投资者信箱里,对被评级的机构影响可想而知。
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本次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对美国银行的爆破方式是重点爆破、小面威胁。重点爆破的对象是硅谷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纽约签字银行(Signature Bank)、UMB金融公司(UMB Financial Corp),对这些银行下调了评级,结果硅谷银行和签字银行承受不住储户挤兑而倒闭,第一共和银行有美联储紧急救助而幸免于难。
小面威胁是穆迪对齐昂银行(Zions Bancorp.)、阿莱恩斯西部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太平洋合众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WAL))、联信银行(Comerica Bank)和信托银行(Intrust Financial Corp)等五家银行发起降级威胁,被威胁的几家银行也被动受累,但由于影响力过小,储户挤兑不及时,因而逃过一劫。
在评级过程中,最为积极作用最大的就是穆迪,本次穆迪对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和签字银行发起攻击之后,惠誉和标普才被动跟随评级,跟随比较紧的属于惠誉,标普除了对穆迪降级的几家银行也实施降级或列入观察以外,基本没有涉足美资银行。
从传播的角度,对评级机构发生影响的方式,主要就是制造足够劲爆的新闻,向媒体爆料或者向评级机构举报。对银行业来说,爆料内容涉及机构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或重大预期,这些重大变化或重大预期将会让投资者利益受损,公布出来后投资者会失去理智,进行大规模的挤兑和提现。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本次硅谷银行危机中,做空者功不可没。数据追踪公司S3 Partners的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区域银行股的整体做空收益达到47.6亿美元,按照134亿美元的平均空头头寸计算,收益率达到35%。但具体谁是做空者,谁也没有承认,因而媒体上都只是猜测。
做空的目的在于赚钱。但做空赚钱又有多种方式,比较典型的两种:一种是通过资本市场卖空赚钱,另外一种是通过控制并收购目标公司来赚长期的钱。对于拥有抱负的对冲基金来说,做空一家公司最好的目的在于将该公司收购,即在做空的过程中能够赚一次钱,股价砸低之后并购可以永续赚钱。而被做空公司背后的股东,往往因为错误的资产配置方式让自己的公司资金链紧张,从而失去发展机会。
高盛指出,地区性银行的交易量明显大幅上升……但在过去的一周,它也成为了一个零售狩猎场。第一共和银行今天在富达(Fidelity)“交易最活跃的公司”中名列榜首。对冲基金公司Seawolf Capital联合创始人波特·柯林斯 (Porter Collins)表示,他意识到利率上涨会令银行业遭遇怎样的危机,于是在2022年开始做空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第一共和银行、银门银行和Charles Schwab。
根据数据集团Ortex的数据,做空者从针对硅谷银行(SVB)的空头头寸中估计共获得了约13亿美元的利润。另有8.48亿美元的收益来自对第一共和(First Republic)的押注,这家银行股价在3月份下跌了89%。
Argonaut Capital的首席投资官巴里·诺里斯表示,由于对包括瑞士信贷和第一共和在内的银行进行了押注,他享受了一个“明星”月。他的Argonaut Absolute Return基金收益超过6%。总部设在伦敦的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集团之一Marshall Wace也是做空者之一,他们做空了德意志银行0.7%的股票,获得了约4,000万美元的净收益。
传奇基金经理、潘兴广场(Pershing Square)创始人阿克曼(Bill Ackman)在本次危机中的作用疑似旗手,他的基金是否参与做空暂时未知,但他从美联储出手后通过社交媒体批评美联储的行动。他曾在一条推文中强调,问题很简单:“通过分散金融蔓延的风险来实现对第一共和银行的‘虚假信心’,是‘糟糕的政策’。”他解释说,‘大银行’注入的300亿美元存款“引发的问题多于解决的问题”,并补充说,“我以前说过,时间很重要。我们已经让日子过去了。在出现信任危机时,半途而废是行不通的。”
潘兴广场资本管理公司CEO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当地时间3月12日晚间表示,尽管美国政府进行了干预,更多的银行可能会倒闭,但我们现在有了政府将如何管理它们的清晰路线图。在3月10日硅谷银行被监管机构关闭后,阿克曼预计大批银行将出现挤兑,如果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不为他们的存款提供担保的话。他在3月11日的一条推文中写道:“在没有FDIC存款担保的情况下,更多的银行挤兑将于周一上午开始。没有哪家公司会承担哪怕是损失一美元存款的微小风险,因为这种风险没有回报。”
潘兴广场的投资组合的绝大部分通常分配给8到12个核心控股公司,通常包括流动性强、市值大的北美上市公司。投资经理通常专注于高质量的业务,它认为这些业务的负面影响有限,并产生可预测的、经常性的现金流,在某些情况下,投资经理寻求促进管理、运营和治理变革,作为创造大量、持久和长期股东价值的杠杆。投资经理旨在通过谨慎的投资选择和投资组合构建来管理风险,通常每年只进行一到三项新的核心投资。投资经理也可能参与对冲策略,以减轻与市场相关的下跌风险或利用不对称的盈利机会。
在中国知名度较高的做空机构浑水在本次美国区域银行危机中的角色,似乎是想学比尔·阿克曼,四处接受媒体采访或者在社交媒体发声,反对美国监管机构对硅谷银行以及其他区域银行的救助,他认为救助银行就是救助风投基金。而香椽在本次银行业危机中似乎消失了。新兴的做空机构兴登堡研究本次做空的是跟银行股有关的支付公司。
根据S3 Partners的统计,截至3月1日,空头头寸仅占硅谷银行流通股的5%左右,占第一共和银行的3%,占签名银行的6%。而整个美股市场的平均值约为4.65%。标普全球市场情报和ORTEX使用了不同的统计方法,但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和签名银行在危机爆发前的整体空头头寸较低。但到了3月,空头头寸开始集体增加,第一共和银行的融券比例在达到7%至39%的峰值,硅谷银行峰值为11%至19%,签名银行为6%至11%。
做空者Jim Chanos在3月13日的客户信中表示,投资者去年夏天就已经知道硅谷银行底层资产负债表有问题,他的公司也的确做空了该股,可是直到该行“突然间融资失败时……大家才开始关注”。随着危机愈演愈烈,摩根大通股票分析师在3月17日发布报告称,空头正“合力推动银行挤兑”。而风险投资家David Sacks也推特上问道:“无耻的做空者”是否利用社交媒体加剧了储户从硅谷银行的出逃。
詹姆斯·查诺斯(James Chanos),尼克斯联合基金公司(Kynikos Associates)的总裁,生于1958年,毕业于耶鲁,世界最大空头对冲基金的掌门人,去年赢得了50%的丰厚回报。对这位“公司殡葬员”来说,企业倒闭是天大喜讯,破产的公司愈多,他就会变得越富有。
2000年十月份,查诺斯开始研究安然(Enron Energy Corp)。当时他就发现,安然使用的会计方法实际上过分夸大了其营收。2001年,查诺斯开始做空安然,随着一系列状况的曝光,他也不断的增加自己的空头头寸,最终安然倒掉,而查诺斯也功成名就。
查诺斯善于发现研究那些价值被高估的股票。查诺斯认为做空三类公司更可能获利:那些看起来仍然生机勃勃但即将危机重重的行业(great booms that then go bust);新技术的牺牲者,以及那些风靡一时的时尚类产品公司。
虽然还不知道哪些做空者做空了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但通过对过去两年的观察,综合媒体报道和社交媒体数据,至少有以下这些人参与了对硅谷银行等机构的做空行动。
威廉·C·马汀(William C. Martin):2023年1月做空硅谷银行
Orso Partners的内特·考皮克(Nate Koppikar):2021年初做空硅谷银行
Argonaut Capital Partners的巴里·诺里斯(Barry Norris):2022年末做空硅谷银行
Bronte Capital Management的约翰·汉普顿(John Hempton):2021年末做空签名银行
马克·科德斯(Marc Cohodes):2022年11月做空银门银行(Silvergate Bank)
金融数据分析公司S3 Partners4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美国和加拿大股市的平均空头净额为9395亿美元,与上一季度相比减少626亿美元;当季整体做空回报率为-6.66%,连续两个季度亏损。从做空回报率看,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第一共和银行、签名银行以及加密货币银行Silvergate Capital的一季度做空回报率均超100%,分别为120.97%、150.87%、153.89%、140.78%。从空头净额的增量看,一季度,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的平均空头净额增量最大,达10.60亿美元;其次分别为第一共和银行、签名银行、嘉信理财、辉瑞公司,其一季度平均空头净额均增加超4亿美元。
其实通过二级市场的做空挣钱,只是做空机构的第一步,更大的挣钱行为在做空之后。而在疯狂的做空后,就是相关秃鹫的并购行动。
3月12日,美国财经媒体 Semafor 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对冲基金正提出以低至面值 60% 的价格收购硅谷银行(SVB)的创业公司存款。在 SVB 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后,知名不良债务投资公司橡树资本(Oaktree)等开始向创业公司伸出援手。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 Group, LLC)一直以来被成为华尔街“秃鹫”,是全球不良资产最大买家,非常擅长不良资产投资,基本上都先是低价收购濒临破产公司的资产,再通过重组后高价卖出获得巨额回报。
橡树资本是一家领先的专门从事另类投资的跨国投资管理公司。公司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投资策略管理基金,该策略可分为六类资产:不良债务,公司债务,控制投资,可兑换证券,不动产与上市公司股票。公司管理的基金包括独立账户和混合基金。混合基金又包括作为普通合伙人对开放式的有限责任合伙公司和封闭式的有限责任合伙公司进行的投资。Oaktree资本集团为了建立公平的股票私人交易场所而成立于2007年4月13日。
在美国银行业危机之后爆发的瑞士信贷危机,彻底拯救了美国银行破产行动。数据显示,3月初对瑞士信贷的空头仅占银行流通股的3.5%,按借出的股票计算,但到3月20日,即瑞士信贷被卖给瑞银的第二天,空头已经跃升至14%。投资者通过做空瑞士信贷(赚取了6.84亿美元,这家瑞士贷款机构的信任危机,使其股价下跌了71%。整个美国和欧洲银行业的空头头寸的利润总额为72亿美元,已经远超做空美国区域银行的收益。

社交媒体时代的机遇

“我们的银行倒闭还没有结束。”巴菲特表示,陷入困境的银行股不是价值投资,因为即使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储户,股东也可能血本无归。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架构意味着联邦政府在处置破产银行时不会亏损,FDIC向其承保的银行收取评估费用,FDIC的成本,包括他们员工的成本和一切成本,都由银行承担。
巴菲特的态度代表了美国政府救助银行股的方向,也就是说,美国政府主要以FDIC作为处置手段,将破产银行资产进行重组,有限保护储户利益,保护经济稳定,但并不保护股东利益,因此股东有可能在银行危机中血本无归。但正由于此种认识的原因,美国在救助银行股的时候能力也将是有限的,对大规模的系统性危机将无能为力。
而在历史上的大型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中,做空者如果被人抓住了把柄,在危机结束清算的时候,往往会被送上绞刑架,20世纪80年代里根当政后才逐渐放开对做空者的高压政策,但我们看到,最近的民意显示,许多储户和证券分析师呼吁对做空者施以严厉惩罚,因此美国政府接下来 将有何动作,将代表作本轮美国银行业危机的走向。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美国银行股危机,是历史上第一次在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条件下,由社交媒体充分助推的一次危机事件。有观点认为,硅谷银行这次崩溃是一种由科技推动的新现象,震惊了银行业、监管机构和大多数其他专家。
这些社交媒体包括twitter、facebook等,其中以推特为主要推手。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在硅谷银行事件发生前的一周,即3月3日到9日期间,社交媒体上鲜有关于硅谷银行的话题,而3月9日硅谷银行发表公告后,讨论热度急剧上升。
如上图,红色表示社交媒体数量(Twitter、Reddit 和 1000+ 新闻来源中的单个推文/帖子/新闻文章),绿色代表的是硅谷银行股价($SIVB)。在社交媒体量出现抛物线峰值之前,可以看到业内人士和分析师的窃窃私语,然后在股票开始下跌时出现较大的相对峰值。
在未达峰值时,我们能够看到一些基金经理或者分析师的简单文章,虽然可能为与银行有关的任何一方发出了早期的危险信号,但并不为人所关注:
而在传播事件达到峰值之后,则是大量创业人士在推特上发出的警告信息。例如,科技创业公司Yext创始人霍华德勒曼(Howard Lerman)3月10日在推特上写道:“我从几十位创始人那里听说了如何应对硅谷银行危机,这会是一场全力以赴的银行挤兑。”
勒曼twitter截图
“快去银行取钱!”在推特上拥有上百万粉丝的网名为“金·Dotcom”的网友在当地时间3月12日发布推文警告,美国储户的钱可能取不出来。这一消息被转发了超过3000次。
甚至,亿万富翁、投资者阿克曼也在峰值期间活跃起来,阿克曼就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有可靠来源称,储户可能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才能从硅谷银行拿到全部资金。“如果该消息属实,我预计从下周一开始,银行将出现挤兑。”
在硅谷银行宣布倒闭后,创业公司投资者卡拉卡尼斯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内部消息称,下周一,10万美国人将在银行前排队取钱——而其中大多数人不会得到(钱)。”
硅谷银行危机期间部分活跃的推特账号
和传统媒体有严格监管一对多的模式不同,社交媒体属于多对多互动的方式,甚至不同的作者还可以结合成圈子,在圈子中讨论。或者他们会采用相应的聊天工具,直接无时差聊天,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让真实的信息快速传递,谣言也被迅速转发,继而形成了今天舆论混杂的局面。
金融战是二战以后美国控制世界的抓手,通过其国内政治运作,美国打压了苏联日本,俄乌战争以来又收割了欧洲盟友,中国是美国想收割但无法撼动的存在,这一方面是中国没有完全开放导致,另一方面是中国实力强劲,美国无可奈何。舆论战是最近二十年以来美国想要攻击其他国家的常用手段,其主要采用的工具就是社交媒体。无论是15年前的乌克兰颜色革命,还是2011年的中东北非阿拉伯之春,美国都是以社交媒体为突破口,肆意攻击其他国家。
从当下的情况来看,美国区域银行的危机可能暂时被缓解,但其国家的金融危机才刚刚开始,正如潘兴广场(Pershing Square)创始人阿克曼(Bill Ackman)在一条推文中强调的那样,美国的做法是“通过分散金融蔓延的风险来实现对第一共和银行的‘虚假信心’”,‘大银行’注入的300亿美元存款“引发的问题多于解决的问题”。
对于投资者来说,想要在美国银行危机中获利也是大有机会,目前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加强对美国银行的研究,基本弄清已经处于危机状态的近190家银行的状况,是当务之急。其次就是制定战略和策略,怎样进一步引爆危机,并从危机中获取好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