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一季报亏损2.55亿元,定增落地“烧钱”仍在继续_当前热点

研究员|王思雪 编辑|曹杰军

随着类GPT大潮涌起,AI再度成为科技创新热门词汇。2023年的寒武纪一路高歌猛进,4月7日创下225.50元/股的2年新高,区间涨幅一度超过300%。

4月28日晚,寒武纪发布了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一季度报告。


(资料图片)

财报显示,在热炒的概念和飙升的股价背后,寒武纪的实际运营状况并不乐观。其发布的产品虽然在市场中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但远未达到盈利状态。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超70万

根据年报披露,寒武纪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7.29亿元,同比增长1.11%。

而最新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7528.8万元,同比增长19.52%;净利润亏损2.55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2.87亿元,有所收窄。

对于亏损的原因,寒武纪此前表示,主要系复杂计算芯片涉及需要持续大量的研发投入所致,研发人员薪酬、流片费用、研发设备及IP对应的折旧和摊销等费用增加。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寒武纪也不例外。近年来,寒武纪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已远远超越其营业收入。

2020年至2022年,寒武纪的研发费用分别达7.68亿元、11.36亿元和15.23亿元,而同期营业收入分别为4.59亿元、7.21亿元和7.29亿元。

研发人员方面,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寒武纪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978人、1213人、1205人。

在寒武纪中,不仅董事长陈天石是出身中科院的顶级芯片专家,寒武纪的技术团队更是“硬核”。财报显示,公司员工中超80%为研发人员,要带领这样一支高科技团队,没有真金白银是不行的。

2021年,寒武纪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60.88万元。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达到72.38万元,明显大幅提升。

除了薪酬高企之外,寒武纪在业务上的压力同样不小,大客户依赖的问题非常明显。

目前,寒武纪的主营业务由三部分组成: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云端智能芯片、边缘端智能芯片。财报数据显示,2019 年至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95.44%、82.11%、88.60%和84.94%,客户集中度较高。

比如2019年,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销售收入7888.24万元,其中中科曙光贡献了6384.43万元,占比80.94%;2020年,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上,南京智能计算中心项目(一期),贡献了其中81.54%的营收。

不难推断,如果寒武纪的主要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采购量大幅降低,或者寒武纪未能继续维持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将给公司业绩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面对持续亏损与新业务拓展方面的困境,为了继续支撑公司向前发展,融资就成为寒武纪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定增落地,裁员风起

2022年7月,寒武纪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26.5亿元资金。

2022年9月,定增申请获得了上交所审核通过;但2022年11月,寒武纪将募集资金总额下调至不超过24.72亿元;2022年12月,寒武纪将募资总额再次下调至不超过16.72亿元。

定增计划的一再推迟与金额缩减背后,寒武纪在融资方面似乎遇到了挑战。

到了今年4月13日,寒武纪定增终于宣告落地。而自从公司上市以来,其募资金额(包括IPO和定增)已超过40亿元。

从参与机构来看,寒武纪此次定增的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8家,其中包含财通基金、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富荣基金、银河资本等知名机构。其中,获配金额最多的为财通基金,达2.01亿元。

在募资投向方面,据寒武纪去年12月发布的定增预案,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于先进工艺平台芯片项目、稳定工艺平台芯片项目、面向新兴应用场景的通用智能处理器技术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寒武纪曾表示,上述项目符合公司核心发展战略,是对公司主营业务中的智能芯片产品的进一步演进,能够持续提升公司在智能芯片领域的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在定增融资的背后,寒武纪的股东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据公开数据显示,原持股比例1.77%的科大讯飞在2022年第三季度对寒武纪进行了减持,目前已退出其前十大股东名单;除此之外,在寒武纪IPO前入股的“招银系”股东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同样于今年2月计划减持311.46万股、153.95万股股份。

投资机构对寒武纪的态度,似乎陷入了矛盾之中。而让外界感到疑惑的情况是,定增落地的寒武纪却爆出了裁员传闻。

据某社交平台上的爆料显示,多名认证信息为寒武纪员工的网友称,在年终奖发放前遭遇了寒武纪裁员,并且赔偿没有“N+1”,还有传闻称“应届生裁员比例高达80%”。

对此,寒武纪HRD表示,公司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绩效兑现,是通行、常规的管理手段,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管理举措。

孰是孰非,目前尚无定论。其实,在持续多年的亏损下,即便裁员,也并没有多少奇怪。

可寒武纪凭借不到10亿元的营收,扛起了超过千亿的市值,这样的局面能够撑多久,也值得投资者注意。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睿蓝资本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