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消息:引入做市交易制度,可能掀一波大浪
(资料图片)
1月31日,市场依然延续调整,但不改向好大盘上涨趋势。部分医药股跌的比较多,一个是春节前资金有点落袋为安,一个是和部分制药公司业绩暴雷有关。目前板块估值不贵,下跌空间有限。
1月底了,2月月初关注美联储加息,预期25个基点,应该没有例外。美国去年12月的通胀率下降,说明加息有效,另外俄乌战争虽然导致能源供给波动,但欧洲遭遇暖冬,能源不紧张,通胀也跟着向下“出熘”。12月美国通胀环比降低0.1。这使得美联储加息底气不足。再加上日历翻过来,2022年通胀基数高,到了2023年看,通胀率同比看数据就不太高,数据报表好看了,美联储也就不愿意激进加息来和华尔街对着干。所以,当前对于美联储政策判断,是即将货币政策转向。当然,嘴硬的美联储会有一段趋缓的加息过程,但华尔街大佬的行为是以预期为准。
对于全球投资人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美联储紧缩转向宽松,美元走弱,其他风险资产走强。当然,建议投资人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看。短期美联储转向,资本市场一定乐观,中国要防着流动性太充沛,也就是输入性通胀,有牛市,但希望牛市能够久一点,就要控制通胀率。长期美国经济从来没有逃过周期律,过热之后是滞胀,滞胀之后是衰退,我们要看到美股的潜在风险,所以今年美国资本市场的机会在于美债,因为债券和股市是跷跷板效应。所以我经常说,投资人要拥抱乐观,但也要时刻准备着应对风险的降临,乐观是我们坚决做多头,并长期持有,为风险做准备是保有一定的余力,如果你持有美股,在大幅反弹之后,还是要对美股进行仓位管理。今天A股市场整体乏善可陈,但北交所股票掀起热潮,北证50上涨5.8%。原因是引入做市交易制度。怎么说呢?做市交易是为了提升市场流动性。我要买,你要卖,但是市场流动性不足,你只能挂单,等着我来买。而做市商呢?做市商先进入市场,把卖单吃下,等着买家上门,又或者把买单吃下,等着卖家。买卖双方之间插一杠子,做一个二手商。坏处是什么?中间商赚差价,增加了投资者中间成本。好处是什么?增加了流动性。当前北交所流动性不足,本质上是北交所的股票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又设有投资门槛,小股民有些进不去。所以引入了做市商制度来提高北交所流动性。做市和坐庄从法律上讲是有区别的,做市是明牌,需要资质,要申报做市目标,有做市额度和买卖区间。而坐庄是暗牌,很多时候是博弈和操纵。所以两者存在不同,做市在全球大多数资本市场都是合法的。
做市和坐庄从股价的稳定性来说结果是一致的,做市商制度是由券商来合法的坐庄。北交所本轮大涨是因为什么?引入做市制度会改善北交所的流动性。尤其是北交所的股票是中小企业为主,本身流通盘规模不大,所以流动性提升在早期必然会提高市场的活跃度。所以,我认为做市商能够给北交所带来活跃的交易量,北交所股票可能掀起一轮上升大浪。但我们很少推荐北交所的个股,原因是北交所缺乏龙头股、热门股、知名股,目前北交所上市的公司,绝大多数规模都很小,小公司的缺点就是盈利不稳定,缺乏持续性,机会多的地方,大坑越多!有名气的上市公司,对于交易所来说,不是光消耗流动性,也能给交易所带来投资人,而现阶段北交所的股票名气上还是差了点。那么,北交所会变成新三板还是创业板?个人看法,取决于未来北交所的政策选择,北交所的制度还在优化。未来如果可以取消投资人门槛,那么必然提高流动性。又或者增加热点企业IPO的比重,引入很多稀缺的上市公司股票,那么也能让市场活跃度提高。将交易所看成一个超市,将投资看成买菜、买车、买楼,就会豁然开朗。做市商只是增加了中间商,对于一个市场来说,商品质量才是本质,资本市场实质是什么?是会赚钱的企业,是高质量的资产。做市制度来了之后,北交所有短期机遇,这点毋庸置疑。这种机遇,过去创业板、科创板都曾有过。但股票发行达到一定规模后,市场必然不是普涨格局,好的公司,在哪个交易所都一样,不好的公司,在哪个交易所也一样。而单独看一个市场,投资人投资的理由是企业盈利能力,而不是流动性。
普通人要不要参与新三板?股市投资是认知的变现,你赚不到超过认知的每一分钱,不懂的东西,最好不碰!
关键词: 交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