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团队:全固态锂电池首次突破超长循环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ASSBs)由于采用了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液,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电池的安全性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符合未来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方向。

而要实现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关键就是要找到一种同时具有成本低,电导率高,化学稳定性好,电压窗口宽等优点的固态锂离子电解质材料。在各种各样的电解质材料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尽管硫化物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硫化物电解质在全固态锂电池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ASSBs非常需要一种薄而坚固的固态硫化物电解质膜,以保持高离子电导率。

鉴于此,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和沈洋教授团队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国际期刊上报道了一种通过静电纺丝-灌注-热压的方法制备了一种薄而灵活的复合固体电解质膜,该膜由硫银锗矿硫化物Li6PS5Cl和极性聚(偏氟乙烯-共三氟乙烯)P(VDF-TrFE)框架组成。

Li6PS5Cl和极性P(VDF-TrFE)之间的相互作用确保了复合电解质膜在室温下的高锂离子传导率(≈1.2 mS cm-1)和良好的机械延展性。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清华大学 能量密度